2010-01-10

[日本跨年行]01/10:茨木春日丘教會禮拜與參觀-神戶北野異人館公營三館

如果對現代建築稍有涉獵的人,大概都有聽過安藤忠雄這號人物。西元1941年誕生於日本,自1969年成立建築事務所後,由阪神地區發跡,設計了許多具有簡約風格的建築。安藤所設計的多數建築特色,是建築素材大量採用清水混凝土(也就是混凝土直接凝固而不在外面上漆或貼磁磚),因此建築的色調清一色是灰白色,並且在牆上留下些許模板痕跡。由於稍微處理不慎就會在牆壁上留下難看的疤痕,喜愛使用清水混凝土做為建築素材的建築師並不多見。安藤的主要作品大多座落在日本,而其中有不少作品分佈在近畿地區。目前安藤設計的著名禮拜堂作品有神戶市灘區的六甲教會(1987),北海道勇払郡占冠村的水之教會(1989),還有大阪府茨木市春日丘的茨木春日丘教會(1990)。因為目前六甲教會不能參觀,我行程內又沒有排到北海道,因此這次日本行我就決定去參觀茨木春日丘教會。

茨木春日丘教會又俗稱光之教會,設計上大量利用自然光照亮建築內部,而不依賴任何燈光,因此建築的玻璃窗皆特別考慮過陽光的照射角度而設計。建築內最著名的設計,就是禮拜堂講台上的光之十字架。這座會發光的十字架實際上是十字型的玻璃窗,安藤當初設計這面十字窗時,刻意讓戶外光線很容易從十字窗進入禮拜堂內,因此白天坐在禮拜堂內時,能體會到十字架發光的神聖莊嚴感。禮拜堂內的木製桌椅是從建造時遺留下來的腳踏板再利用而成,表面顏色刻意使用深色系來對比光之十字架的明亮。相比木頭的深色調,座位上都鋪有明亮的電熱座墊,對我這個從南國來的遊客來說,能在"家徒四壁"的教堂從座位感受到教堂的溫暖,真的是太舒服啦XD。禮拜堂後方有座十分巨大的德製管風琴,是2005年後才置入的。除了較早完工的禮拜堂外,1995年又加蓋了日曜學校,之所以加蓋日曜學校,是因為阪神淡路震災傷到原先在這裡的木造舊教會堂,導致教會堂輕微傾斜,考慮到建築的安全性,決定改建成現在的日曜學校。日曜學校同樣也是大量利用自然採光的設計,因此白天不需要點燈就能讓室內十分明亮,和禮拜堂不同的是,室內木造座椅以及十字架,表面皆為明亮的木頭色彩。
許多遊客想預約平日參觀,都常常會吃閉門羹。站在教會的立場而言,這本來就是教會用的設施,因教會的事務或活動而不開放給外人參觀也是合情合理的。雖然平日參觀申請十分困難,但其實也還是有方法可以輕易的讓教會方面同意自己參觀光之教會,那就是報備參加教會每週的禮拜。事實上,教會方面十分建議且鼓勵遊客參加每週日10:00開始的定期禮拜,一來不會干擾到教會活動排程,二來牧師一定會來主持禮拜,因此牧師還可以利用禮拜後的時間,向遊客簡介教堂的建築歷史與特色。如果要來參觀教堂,原則上參加禮拜是最不會被教會拒絕的方式。所以也希望看到這篇日記的網友,如果有興趣參觀光之教堂的話,儘量參加教會的禮拜,教會對參加禮拜的遊客也會十分禮遇。附帶一提,我造訪教會當天,參加禮拜的人數大約有120人,其中只有約50人是這個教會所在社區的信徒,其餘約70人是遊客,而且遊客幾乎都是外國人(包含我在內)XD,牧師自己都說這教會禮拜儀式的參加比例常常是遊客比當地居民多XD。總之,我認為只要照教會的規定跟建議來參訪,教會應該都十分歡迎才是。

參觀完傳說中的光之教會後,很快的到了吃中餐的時間,於是我就搭新幹線到新神戶站,吃過午餐後,就往神戶著名的洋房地帶北野區步行。
神戶北野的洋房群距離新神戶站不是很遠,搭新幹線造訪此地不需要乘坐公車還是計程車,只不過整個北野位在半山腰的位置,要爬坡到洋房群還是需要一些體力,看在省錢的份上,我還是慢慢爬到洋房區的廣場附近。
北野一帶最著名的景點當屬北野異人館群了,什麼是異人呢,其實異人就是日本人對外國人的稱呼啦!大概是因為當時西洋人被日本人認為長相特異,所以就稱為異人,而異人館指的就是洋人的房屋。不過現今觀光客所稱的北野異人館,主要是指神戶早期洋人進駐北野所遺留下來的十幾棟建築古蹟。這些異人館之中,大部份都還是私人財產,由政府管理的公營異人館目前只有風見雞之館、萌黃之館、萊因之館三棟。
風見雞之館給人的第一印象,當屬屋頂公雞造型的風向儀了吧。
萌黃之館。
萊因之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